设备更新成为扩内需的重要方向之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了四项行动,我们认为核心是要做三件事:推动工业、农业等七大行业设备更新;推动汽车以旧换新;推动家电以旧换新。
从利好排序上,我们认为设备端影响较大,其次是汽车,最后是家电。我们估算,设备更新改造一年有望带动3000亿元以上的增量。
具体到设备端,我们认为对制造业设备供应商和有色金属的利好程度可能高于服务业的设备,并高于工业数字化软件。
设备更新并不是一个新的名词。近15年来,我国已经历了两轮较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一次是2009-2010年,“四万亿”刺激政策拉动了设备购置需求;一次是2016-2018年左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设备更新改造。
近来,我国进入了新一规模设备更新阶段。一方面,近几个月高层密集、紧凑地在推进设备更新改造。从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2月中央财经委会议,再到3月初的国常会,高层已连续三次亲自部署设备更新改造。另一方面,在前三年基础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设备更新覆盖范围明显扩大,从制造业扩围至服务业。而在3月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要理解本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机制,我们不仅要研究近两年的政策脉络,还需要理解更长周期的政策机制。
一是首次明确提出要“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二是首次明确设备更新改造是需求侧政策。“十四五”规划首次将“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改”划入扩内需部分。“十三五”期间,技术改造的大背景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则以产业节能为重点。所以,在“十四五”期间,设备更新改造不仅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重要手段。三是领域涉及更广,除了制造业外,“十四五”规划新增了消费、养老等服务相关的设施改造。四是在制造业领域,其更突出中游高端设备行业的改造。除了以往涉及的传统产业改造,“十四五”规划纲要还明确了我国要推动轨交、机床、工程机械等中游设备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202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作为“十四五”期间扩内需的重要方向之一,设备更新改造在该方案中有明确体现。方案涉及六大方向、十余个细分领域,这些方向和3月初国常会基本一致,相关行业“十四五”规划、前期部委部署也基本与之相匹配。
综合方案和前期部委部署,设备更新改造领域可能涉及七个方面。一是重点行业高端智能绿色化改造,包括船舶、电力、轨交、机床等高端中游设备,以及部分原材料行业;二是建筑、市政,包括地下管网,以及消费、养老相关基础设施等;三是农业,即向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改造;四是教育,包括高校科研仪器、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五是医疗设备;六是交通,即铁路、船舶等;七是文旅基础设施。
在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包括政策实施周期、细分的支持领域、财政支持力度、能效改造期限等都有了进一步的明确。
该行动方案指出了四项行动,即“设备更新行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标准提升行动”,目的是“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我们认为,该系列行动的核心是中游制造的供给侧改革。
四大行动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设备更新是核心中的核心,也是行动方案中利好最为明确、对宏观意义最大的领域。通过设备更新,实现中游优劣分化和优质产能占比的加速提升,本质上是为了供给格局的加速优化。
不过,只做供给是不够的,还需要三种力量。一是牵引力量,本次更新配合了消费以旧换新,有需求牵引,才会推动更新顺利进行。二是倒逼力量,对设备提升偏硬性能耗能效的标准,倒逼更新加快;对汽车则通过年检考核;而对家电更新,推进的方法偏鼓励,主要是安全节能知识的普及。三是配合力量,包括支持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二手交易再利用等。有核心抓手、有牵引、有倒逼、有配合,这是四大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行动方案中提到的四大行动,本质上是做三件事。第一,推动工业、农业等七大行业进行设备更新。第二,推动汽车以旧换新。第三,推动家电以旧换新。
2023年,我们估算全社会设备购置投资额是6.4万亿元。参考2017年数据,则七大行业约占85%,对应2023年体量约5.4万亿元。2020-2023年,全社会设备购置投资的复合增速接近0%,按照文件要求,到2027年,七大行业设备投资相比2023年增长25%以上,即年复合增速大概在5.7%左右。我们预计,一年的投资增量将有望超过3000亿元,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预计一年为0.6%左右。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中央预算内投资”7000亿元总盘子的一部分,具体金额可大可小;二是来自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体量或大于200亿元,可参考的数据包括三点。一是以来,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幅增加,累计投入1863亿元,年均超过200亿元,扶持2459万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各类农机具3157万台(套);二是2021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0亿元,比2020年增加20亿元;三是2023年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预算数为502.32亿元,比2022年执行数增加25亿元,增长5.2%,主要用于支持农机购置与应用、种业发展、良种良法技术推广等。
标准提升则是按照行动方案要求,“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目前明确节能水平的工业品有43个,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发改委要求,设定节能水平时,原则上其取值应代表同类用能产品设备前20%左右的能效水平。这意味着,到2027年,目前明确节能水平的43个工业品中,80%的存量可能需要做改造。按照行动方案要求,后续政府可能还会制定一批产品设备的能效标准,同时也可能动态更新该标准。这提示我们要高度关注包括今年在内的近两年的标准提升行为。
目前已经出台的标准提升包括上游和中游的产业,上游主要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化工等领域,其提高了能耗要求,中游主要是今年2月《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中提到的43个工业品。需要注意的是,标准提升行动远远没有结束,2023年3月,发改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文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组织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今年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将标准提升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后续值得持续关注。
可能从中受益的产业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与七大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相关的设备供应商,以及上游的有色金属。本次行动方案中提到的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首要改造方向可能是节能降碳改造,因为在设备投资领域,制造业的支出要远远大于其他行业,所以,当诸多行业要做降碳改造时,相关的设备供应商是最受益的,相应地,上游的有色金属预计会受到连带提振。
第二类是服务领域单独提及的设备,包括老旧住宅电梯、供热计量设备、柴油货车、船舶、农业机械、教学设备、索道缆车、医疗设备等。
第三类是工业数字化相关的软件供应商。行动方案重申了两个数字化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该目标并非新提出的,从“十三五”、“十四五”的推进速度来看,这两个数字化目标设定较高,或意味着未来四年的数字化改造速度将不低于过去8年。
第二件事是汽车的以旧换新,主要目标是“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
这或意味着,未来4年,报废汽车回收量复合增速将达到19%,而2017-2021年报废汽车回收复合增速是9.4%;二手车交易量未来4年复合增速将达到9.7%,而过去4年复合增速是5.4%。
一是财政支持,行动方案中提到了“节能减排补助资金”,2023年该补助资金支出为481亿元,年度结转资金150亿元,总盘子可能在600亿元左右。另外,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2022年大约为141亿元左右。
二是汽车能效要求(类似于设备更新的能效要求),即“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商务部现行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对各种类型车的报废条件都有具体标准,比如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行驶60万千米、公交客运汽车行驶40万千米等都需要强制报废。这一标准或将严格执行。
我们主要关注公布了量化目标的报废行为对产业的拉动。现在报废汽车一年回收量约300万辆,如果报废回升增速每年提高10%,每年将多报废30多万辆,所以,仅加快报废这一项,每年可能拉动汽车生产量会超过1%。如果考虑一些财政补贴推动的以旧换新,这个量应该会更高。
第三件事是家电的以旧换新。文件目标是“到2027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预计年均复合增速达到6.7%,从主要家电企业过往的回收情况来看,历史增速或偏低。
要达到预期目标,第一是靠财政支持。对以旧家电换购节能家电的消费者给予优惠,包括两个来源。一个是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相关资金,一般公共预算中商业流通事务的支出体量是500亿元左右,或有部分用于支持家电。另一个是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我们预计为30亿元以上。2023年末,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工信部联合下发《关于停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有关事项的公告》,该文件中提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主要对处理企业按照实际完成拆解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给予定额补贴。2022年全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收入为27.65亿元,对比来看,2023年预算收入为28.5亿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停征后,新设专项资金若参照原基金规模平稳过渡,增量或有限(数亿);若结清部分欠款,增量或可达数十亿。
第二是通过“大力普及家电安全使用年限和节能知识”,推动存量家电中使用年限较长的设备进行更新。根据我们的测算,在主要家电的安全使用年限为8-10年的假设下,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家电占到存量的30%左右,而政策对家电更新的约束性不强,所以,文件主要通过普及家电安全使用和节能知识,推动居动更新。
我们暂不讨论财政补贴以旧换新对家电的拉动,因为具体的补贴金额尚未明确,主要还是看因报废增加能带来多少家电更新。文件中隐含的家电报废目标是未来4年每年增长6.7%。2022年,六大家电企业回收家电1700万台,占我国家电全年报废拆解总量的20%,即行业一年报废8500万台。如果未来每年报废增速达到6.7%,将至少新增570万台左右的报废,2023年我国五大类(空调、油烟机、彩电、冰箱、洗衣机)产量约5.8亿台,则家电报废对五大类家电产量的增速拉动预计在1%左右。
综上,从利好排序上,我们认为,该行动方案对设备端影响较大,其次是汽车,最后是家电。而具体看对设备端的影响大小,对制造业设备供应商和有色金属的利好程度可能高于服务业中单独提及的设备,并高于工业数字化软件。
本次行动方案没有给出明确的财政支持金额,只是在财政支持部分提及有哪些资金来源、有哪些方式提供支持,但我们仍能从中获取一些定量的信息。
第一,设备更新,由“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约7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的部分可大可小,预计通过新设科目或存量腾挪,支持设备更新、循环利用,或在数十亿—1000亿。整体看,我们认为该部分单体体量可能是最大的。
第二,汽车以旧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