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建筑节能工作过于聚焦于设备技术,忽视了建筑最终的使用者——人。然而,建筑物的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内部环境。如果我们不考虑的热感受,单纯依靠技术手段追求节能,势必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建筑节能工作亟需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理论。
郑本强,北京圣法瑞特热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毕业于山东大学热能工程专业,毕业后一只从事集中供热相关工作,在5月19日举行的一场行业交流会上提出了舒效比二网平衡理论并展示其开发历程及应用成果。
舒效比理论试图在满足基本热舒适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系统的节能潜力,找到两者的最佳平衡点。其理论的核心在于热舒适度判断与能耗计算。热舒适度判断采用PMV-PPD模型,考虑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以及活动强度等参数,准确判断建筑内部温度环境对舒适感知的影响。
而建筑能耗计算则考虑各类设备和系统的总体能源消耗,得出年度耗能量数据。在满足基本热舒适度要求下,通过调节建筑运行参数,找到舒效比值最大的方案,实现建筑节能和热舒适度的协调统一。
举例来说,将室内温度从22°C降至21°C,新风量从25立方米/人*时减少至20立方米/人*时,热舒适度略有下降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年总耗能量却可降低约15%。这就是利用舒效比理论找到节能与舒适度最佳平衡的成功案例。与现有建筑节能理论相比,舒效比理论以人为本,将建筑节能与舒适度需求有机结合,考虑各种影响因子,判断更加全面准确。包括建筑环境、设备系统和用户活动类型等,不仅兼顾节能与舒适,不偏不倚,且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和操作过程,易于设计人员理解和应用;基于热平衡原理,可以准确判断每个方案的节能潜力,避免采取低效的设备替换等措施。
郑本强提出,建筑物的最终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内部环境。如果忽视了的热感受以及实际使用需求,单纯依靠提高技术手段和设备性能来追求“节能”,不仅不能如预期那般产生显著成效,还可能造成用户体验的不佳和负面影响。与此相比,舒效比理论试图在满足基本热舒适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系统的节能潜力。它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坐标系:
一方面,采用PMV-PPD模型等方法对建筑内部温湿环境的热舒适度进行评估,准确判断建筑对使用者的热感受影响;另一方面,对建筑设备系统、各类负荷的能耗进行全面计算,得出年度总耗能量数据。
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设备和系统运行参数,寻找热舒适度与能耗之比值——舒效比最大的方案,实现建筑节能和热舒适度的最佳统一,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郑本强说,舒效比将推动建筑节能向更高层次、更广度发展,使建筑不仅高效节能,更加人性化,进而真正实现建筑的功能与效用。这将使建筑行业在脱碳减排的过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北京圣法瑞特热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供热领域设备开发应用的新兴科技公司,目前主研项目包括温度胶囊,热网和远端分析平台等。